新航注册 首页 关于新航注册 业务范围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

你的位置: 新航注册 > 业务范围 >

贺龙老上司是土匪, 50年其部下叛乱, 省委建议枪毙他, 主席: 不可

发布日期:2024-10-14 11:49    点击次数:147

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。

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按钮,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,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~

文|方丈

编辑|方丈

前言:

传奇湘西王陈渠珍,何以得毛主席"力保"?

有人说,陈渠珍是土匪出身,亦是军阀头目;有人说,他是贺龙的老上司,亦曾助贺有功;有人说,他是"湘西王",一手遮天,而又识时务,投诚起义。

就是这样一个人,在龙云飞叛乱、省委欲置之于死地之时,却得到了毛主席的特别关照与保护。

这背后的缘由,值得我们细细探寻。

湘西少年,立志报国

1882年,一个湘西军人之家,迎来了小儿子陈渠珍的降生。

彼时,大清王朝行将就木。

少年渠珍心怀家国,16岁便考入了沅水校经堂。

课堂上,老师们口若悬河,讲述着"尧舜禹汤文武周公"的事迹,也感慨着"数千年太平之世,不过如此"的无奈。

年少的陈渠珍坐在其中,埋下了救国平民的志向。

1894年,甲午海战爆发,大清惨败,割地赔款。

消息传来,陈渠珍心潮澎湃,誓要为国争光。

他暗下决心,终有一日要建功立业,扭转乾坤。

1911年辛亥革命风起云涌之际,陈渠珍正在西藏戍边。

哥老会起事,军中蠢蠢欲动。

同盟会成员推举陈渠珍为首,夺取军权,回湘参加革命。

陈渠珍当机立断,带领百余湘西新兵,横穿藏北无人区,历尽艰辛,终回故里。

这一去一回,百人仅存七人,却见证了陈渠珍的坚韧与勇毅。

大雪漫天,冰封千里。

士兵们瑟瑟发抖,嘴唇冻得青紫,手脚几近失去知觉。

有人因饥寒交迫而倒下,再也没能起来。

而陈渠珍却如同一座矗立在风雪中的灯塔,鼓舞着士气,带领大家前行。

他的目光坚定,仿佛看到了前方的希望。

这段艰难的跋涉,磨砺了陈渠珍的意志,也为他日后的传奇奠定了基础。

雄踞湘西,自成王国

时光荏苒,1920年,陈渠珍官至湘西屯边使,一时风头无两。

面对湘西山高皇帝远的现状,陈渠珍没有逐鹿中原的雄心,而是立志打造一个安定祥和的世外桃源。

剿匪安民,实业兴学。

这是陈渠珍的治湘秘笈。

势大的匪首,金银招安;势单的散匪,兵临城下。

或招或剿,湘匪纳入管辖。

兵多粮足,陈渠珍的地位愈发稳固。

陈渠珍骑在高头大马上,看着匪患渐平,百姓安居的盛世景象,心中满是欣慰。

他深知,一个稳定的政权,需要文治武功并举。

于是,他开始着手推动湘西的文化教育事业。

民智未开,则匪患难除。

陈渠珍大力发展教育。

禁私塾讲学,广设幼教女校,保障学子安全。

一时间,崇文风气日盛。

他还不惜重金聘请大师梁漱溟,为湘西草拟自治方略。

梁漱溟提出以"教育、实业、防务、慈善"四项并举,陈渠珍闻之大悦,当即付诸实践。

陈渠珍创办报刊,宣传自治理念。

他在《民治旬刊》上发文,呼吁民众参与地方事务。

他派遣宣讲员深入乡村,向百姓宣传自治的好处。

渐渐地,"自治"成为了湘西大地上的时尚话题。

与此同时,陈渠珍还大力发展实业。

他兴办工厂,开设农村银行,发行湘西纸币。

在他的治理下,昔日闭塞落后的湘西,竟然有了现代工业的雏形。

陈渠珍常常骑马巡视,看到烟囱林立,机器轰鸣,脸上总挂着满意的微笑。

文明教化,兴工富民。

在陈渠珍的治理下,湘西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康庄大道。

而这位雄踞一方的"湘西王",也愈发得到民心的拥戴。

剿匪不剿贺,助贺三次

陈渠珍在湘西称王称霸之时,结识了一位后来叱咤风云的人物——贺龙。

1922年,陈渠珍向孙中山将领石青阳举荐贺龙援川。

贺龙骁勇善战,屡建奇功。

自此,贺、陈结为忘年交。

然而,好景不长。

随着时局变迁,贺龙投身革命,成为了国民党的眼中钉。

上峰逼迫陈渠珍剿杀贺龙,陈渠珍却提出了"剿匪不剿贺"的原则。

面对贺龙这个故交,陈渠珍难以下手。

在上峰的步步紧逼下,陈渠珍只能明着派兵"围剿",暗中却放水通风。

他暗中给贺龙送去军饷粮草,使其顺利撤退,渡过难关。

贺龙对陈渠珍的救命之恩,感激不尽。

1928年,贺龙起义在即。

危急时刻,陈渠珍再次伸出援手。

他巧妙地调开了阻挠起义的陈策勋等人,为贺龙的起义扫清了障碍。

贺龙终于成功举起了革命的大旗,开启了传奇的一生。

陈渠珍三次搭救贺龙,不仅仅是因为私交情谊,更是因为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时代的走向。

他知道,革命的浪潮已经势不可挡。

与其与之对抗,不如顺应潮流,留一条后路。

这种审时度势的能力,也许正是陈渠珍得以在乱世中屹立不倒的秘诀。

抉择投诚,换得善终

1949年,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,国民党节节败退。

陈渠珍虽有3年军粮,决意坚守,但在多方劝说下,最终于黄丝桥宣布和平起义。

面对共产党的"招安",陈渠珍内心曾有万般犹豫。

他担心自己军阀的身份,会招致清算和报复。

然而,当他看到程潜等国民党高官起义后得到优待,当他收到贺龙的亲笔信,劝他"迷途知返"时,陈渠珍终于下定了决心。

11月7日,陈渠珍发表《凤凰和平解放电》,正式宣布起义。

这一举动,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,在湘黔川鄂边区激起了轩然大波。

陈渠珍的起义,为解放军进军大西南扫清了障碍,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崩溃。

起义换来优待,本该逍遥晚年,不料1950年,陈渠珍部将龙云飞叛乱。

省委发电毛主席,欲置陈于死地。

危急关头,毛主席挺身而出。

他远见卓识,以大局为重,表示"不可轻易处置"。

毛主席的决定,不仅仅是对陈渠珍个人的恩赐,更是共产党宽广胸襟的体现。

在那个内忧外患的特殊时期,轻易处决陈渠珍这样的起义将领,无异于自毁长城。

毛主席深谙用人之道,以德服人,赢得了无数人的拥戴。

在毛主席的庇佑下,陈渠珍最终得以善终。

他在北京参加了全国政协会议,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。

主席握着他的手,亲切地说:"久闻大名。

"这一幕,成为陈渠珍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时刻。

一生见证时代变迁

陈渠珍是矛盾的化身。

他既是军阀,又是革命的帮手;他割据一方,却又心怀百姓,兴文治教。

他亲身见证了时代变迁,从一个军阀走向革命,最终迎来新生。

这个传奇的湘西王,就如同那个动荡而又充满希望的时代。

陈渠珍一生的经历,折射出时代的烟云变幻。

他的选择,或许也预示着历史的必然走向。

在权力的迷雾中,陈渠珍最终选择了与时俱进,拥抱新生。

而毛主席的远见卓识,更让这段传奇划上了和谐的句号。

以德服人,以仁化众,陈渠珍和平起义的背后,是共产党人宽广的胸襟与睿智的判断。

陈渠珍的故事,是一段传奇,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。

而我辈当生逢盛世,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。

注:本文系作者原创,参考文章如下:贺龙老上司是土匪,50年其部下叛乱,省委建议枪毙他,主席:不可

2022-11-17 23:00·全民历史观

贺龙老上司是土匪,省委提议枪毙他,毛主席:不可!事后看很高明

2022-06-23 15:48·小铁说历史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分类
相关资讯